日前,自治區市場監管廳標準化研究院與寧夏托育行業協會聯合制定的《托育機構服務規范》地方標準正式發布。這是寧夏首個托育服務領域的地方標準,填補了該領域標準的空白,標志著寧夏托育服務標準化建設取得關鍵性突破,將有力推動全區托育服務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。
目前,全區共有托育機構400余家,可提供托位2.8萬余個。此次發布的《托育機構服務規范》針對托育機構的服務提出了全面的規范要求。在班級設置上,依據嬰幼兒年齡和需求差異,提供分級分類服務,并明確用餐、睡眠等一日生活服務標準。設施配置方面,根據不同年齡確定班級規模,要求配備符合安全標準且適配年齡特點的游戲、睡眠設施,為嬰幼兒營造安全的成長環境。同時,標準還系統化地提出了對嬰幼兒動作、語言、認知等多方面發展的要求,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。
該標準的實施將直接惠及全區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。通過規范服務流程、提升服務質量,標準將促使托育機構為嬰幼兒提供更科學、更貼心的照護服務。這不僅有助于緩解廣大家庭面臨的“帶娃難”現實困境,也能有效降低家庭的育兒時間成本和經濟負擔。該標準將推動寧夏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從過去的“碎片化供給”向“系統性構建”轉變,為完善區域民生保障體系注入新動能。
自治區市場監管廳標準化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,該院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,通過標準制定推動各項政策落地實施。該院致力于將“民生政策”切實轉化為可衡量、可感知、可執行的“民生標準”,確保“幼有善育”的美好愿景轉化為千家萬戶可觸可感的民生溫度,為寧夏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未來構筑堅實保障。(記者 陶濤)